蔡文胜中国十大影响力人物中的高中未毕业天使投资人

  • 2025年04月30日
  • 1999年,蔡文胜决定去澳洲闯荡,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菲律宾5年了,一家人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做生意赚过些钱,一度距离衣锦还乡的梦想近了一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重新回到了起点。他想离开这片伤心地。 变卖完所有家当,所得不过35万港元。去澳洲前,他打算回石狮老家看看父母。途经香港,心血来潮。35万港元,寄了5万给已经抵达澳洲的妻子,剩下30万,都买了盈科数码的股票。他就不是个认命的人。

蔡文胜中国十大影响力人物中的高中未毕业天使投资人

1999年,蔡文胜决定去澳洲闯荡,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菲律宾5年了,一家人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做生意赚过些钱,一度距离衣锦还乡的梦想近了一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重新回到了起点。他想离开这片伤心地。

变卖完所有家当,所得不过35万港元。去澳洲前,他打算回石狮老家看看父母。途经香港,心血来潮。35万港元,寄了5万给已经抵达澳洲的妻子,剩下30万,都买了盈科数码的股票。他就不是个认命的人。

许多年后,蔡文胜依然记得买进股票的价格:5.8港元。他赌对了,“那个股票当时最高到28元,市值到2000多亿,全香港70%的人应该都买过,大部分亏钱,我运气好,20多元卖掉了。”凭这一单,他赚到了100多万。

蔡文胜马上给妻子打了个电话,“你们回来吧,我不去澳洲了。我30万能变成100多万,明年一定能变成1000万。”他拿出一部分钱在厦门买了套房子,剩下的全买了跟互联网有关的股票。当时他还没有电脑,在朋友办公室让对方教他学会了解网。

无疑,他被股票和网络给迷住了,以至于重新确定了一生方向--放弃传统类生意,全力去做好两件事:一是股票;二是互联网。他像一条鲨鱼,看到了血的味道。

15年后,在北京竞园艺术中心别墅里,那已是着名天使投资人的蔡文胜,现在身材修长、面容清朗,不见丝毫有钱或暴发户气质。“开始是有钱就想炫耀,但到了今天,如同有钱人已经不重要。”

功成名就,便有资格不在乎。在中国互联网界中,被誉为“域名之王”、“站长之王”、“最懂初创者的天使投资人”。为什么是蔡文胜?他的朋友们各有各说法:聪明勤奋、善于把握趋势、执行力强……

蔡文胜本人的归纳:“第一,我喜欢学习,也善于学习。第二,我比较敢拼敢赌,有很多时候是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去尝试一个事情。如果成功,再继续,如果失败,就掉头另寻新路。这就是我的风格。”

2011年3月,与薛蛮子、雷军、李开复、包凡等一起成立天使会。此时薛蛮子被称为“中国天使投资第一人”,雷军此时创建小米公司,而李开复则从微软和谷歌出来,是创新工场教父;包凡曾在摩根士丹利和瑞信工作,是私募融资头牌华兴资本掌舵者。而挤在他们中间的是普通话说的不好、高中没毕业但却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一个男人——蔡文勝。

作为高中的辍学者,没有英文能力,没有技术背景,却以几次正确判断市场趋势而闻名遐迩。在中国互联网界中,无论是优惠券平台TTG还是游戏研发公司Forgame,以及更为知名的事实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他们都证明了一切。这三家企业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美国上市,是他的商业帝国的一部分。

现在,他手头上的项目数百个,每年的投入项目数量持续增加。而最近这两三年,只投移动互联网相关项目,更看好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教育医疗等领域。而且,从创始人来说,他不看重学历也不看重大公司经历,即便如此,还偏爱那些草根创业者,比如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只是高中毕业,而飞博共创创始人伊光旭大学没读完就出来创业;同步网络创建方熊俊读福建省内普通大学即可加入队伍,并因此获得极大的成功机会和财富增长空间。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与徐小平一起投的大姨吗,其初始团队成员柴可也是“富二代”,并且拥有海外教育背景。但最终打动他的仍旧是一位坚韧不拔的小伙伴——柴可减肥40斤,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种毅力的体现让任何一个人都不禁钦佩。

主动果断成为他的风格,当收购暴风影音时,对手包括百度软银IDG等劲敌竞争者,但最终还是赢得比赛。不过事后来看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亲自找作者周胜军谈判,将自己几乎所有积蓄—1200万元人民币划转至作者账户仅需半小时时间。“我都是直接打款,这些个人站长更喜欢速度。”

与熊俊第一次见面后的第二日早晨,他收到消息说资金已支付,并查询显示账户里多出上百万元人民币。当那时候刚认识,而且连要做什么项目也没完全清楚,还未签署任何协议,因为这个承诺,所以一直兼任58同城董事。

梁宁将这些成功归因于对趋势深刻把握,而苏光升则认为简单来说做投资就是看个人品质,看事物发展潜力。不论如何评价,每一次决策每一步行动,都似乎预示着未来某种不可抗拒力量正在推动着他前行。

《創業家》杂誌分析,這敏銳無比的人選擇成為個人站長實現商業轉型最佳代表。個人站長群體創業方式與中國網絡主流創業者的創業方式相距甚遠,它們投入資金少,用戶基數庞大,但技術含量低,因為通常只需要一個「殺手級應用」吸引數千萬甚至數億用戶後獲取廣告或增值服務收入,這是一種純粹中國特色。

很長時間裡,把中國互聯網作為主場的是受過高等教育精英及海歸他們追隨海外流行模式為高學歷高收入人口提供服務。但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促進它們既扩张又下沉。而從這裡開始才有的Cai Wenxiang則不同於他們。他決定將目標設定為兩個領域: 一個是不涉及技術運營但是對市場非常敏感的地方,即投資; 另一個則是一直涉及技術運營並且對市場非常敏感的地方,即企業經營管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