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90后青年楷模人物形象深刻
在中国企业界,几个神秘的大佬中,只有任正非还在前台,坚持着他的狼性精神。周君藏的《任正非这个人》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任正非的认识可能过于遥远和模糊。这位曾经主编《华为人报》的智者,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但我对这种“高大全”型完美企业家的形象总是持怀疑态度。
他们似乎是“果壳中的人”,“单向度的人”,被企业所包围而无法展现柔弱的一面。任正非军人出身,对军事化有一定的偏好。在一次由托德·汉肖(西点军校行为科学和领导力系主任)带领的领导力培训活动中,虽然其他华为高管都给出了期望中的答案,但只有任正非不同意,并且公开反驳了他,这让大家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人们也喜欢将他与中兴通讯的侯为贵进行比较,说侯以和为贵,而任则是不分是非。他们各自不同的少年经历造就了这种差异:任参加运动、知识分子父母受冷眼、当兵并成为党代表;学校毕业后养猪多年。而侯则平坦很多,上学时是尖子生,从技术工人成长至车间主任,再到技术科长,一直是厂里技术水平最高的专家。
背景不同导致二人在管理风格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侯稳健而不激进,而任则充满攻击性,有媒体形容他为“偏执狂”。这些特质不仅体现在公司内部,也体现在他的待人处事上,如一次南昌办事处安排热烈欢迎横幅,他却一见之下便忽略了这份关心。
如同鲁冠球、楼忠福等亿万富豪一样,他们也有烦恼的事,比如如何树威于老臣或平衡孩子关系。但对于 任来说,他需要清除那些可能阻碍其儿女掌权的一切功臣,因此半年前关于他送10亿礼金给孙亚芳以确保其子继承权的问题虽然被否认,但仍引起广泛猜测。
30年来国家发生太多变化,在这个时代里,任正 非既不是英雄就是领袖,更是一个神秘人物。但我知道,不论包裹在华为中的那个身份终究不是真正的他。当光环隐去,他再次成为普通小老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