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知名人物马化腾的第一桶金创意与勤奋并行
马化腾的创业之路:从附赠品到第一桶金
在90后知名人物中,马化腾以38岁的年纪和1998年的创业时间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一颗璀璨星。她的第一桶金来自于股权部分的变现,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马化腾深刻理解了一句著名的话:“我不盲目创新,微软、Google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她将这一理念应用于QQ(当时称为OICQ)的发展中,那是一个只有18人的公司,但QQ已经拥有2亿用户。
然而,当时互联网公司如新浪、搜狐和网易通过上市获得资金支持,并推出了收费业务以加速盈利,而腾讯则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尽管如此,马化腾并没有放弃,她曾试图以60万元出售QQ,但找不到买家。在2000年初,IDG和香港盈科共投资220万美元给予了腾讯,但代价是出让40%股份。
就在这段艰难时期,马化腾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曾两次进行腰椎手术,一次是在筹备融资期间,一次是在等待MIH集团投资之前。在第二次手术后,她即便身体不适,也坚持工作,不断寻找新的生存路径。
终于,在2001年6月,南非MIH集团以3,200万美元购买了46.5%的地块。这笔交易使得马化腾获得850.5万美元,是她创业后的“第一笔重大收入”。随着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协议,使得QQ能够开始收费会员业务,从而启动了其快速增长的人民币收入链条。
今天看来,这些经历对于一个未来的互联网巨头来说简直不足为道。而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则提供了一种启示,即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保持坚韧不拔的心态,就有可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