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明35岁并非创业的分水岭名人经典励志故事在社会上绽放
。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他参军,负责通信、数据网络的规划及其工程等技术工作。1993年进入外企,曾任摩托罗拉信息系统部中国区销售经理和美国泰讯公司销售总监职位。2000年3月,他作为创始人之一创建了北京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许多年龄较大的人们都梦想自己能年轻10岁该多好。在职场中,35岁已成为了一道无形的分水岭,不仅对求职者如此,对创业者也是如此。最近,一些业内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IT是年轻人的天下,过了35岁就缺乏做事业的能力,也不能领导一个创业型的IT公司走向上市之路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我认为这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青年人的精力充沛、闯劲十足是不争的事实,但40岁的中年人,其精力、闯劲、活力是否一定不如35岁以下的青年人呢?中年人的某些独有优势,是青年人无法比拟的,就像王江民,在40多岁时到中关村创办杀毒软件企业,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富翁,再次奋斗几年的时间里变成了亿万富翁,被誉为“中关村百万富翁第一人”。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35岁定为创业年龄的一个坎儿。这个年龄正好是寒窗十年之后又工作十年的概念,即工作经验丰富且生活稳定,并且要负责任地对家人负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是一种优势,是“年富力强”的体现。不仅IT行业中的创业者需要具备这种特质,全行业中的每一位初创者的成功都离不开这一点。
当然,这与一个人性格和经历有关,与年龄无关,有的人因为经历失败而变得畏战,有的人则因为挫折而坚持下来。在跳蚤实验中,当最初在玻璃器皿里努力跳出后,它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心态,最终也就没有再试图逃脱。而对于那些准备不足或被淘汰掉的人们来说,他们可能会意识到,只有忍受痛苦才能达到成果。
成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有艰难困苦和玉汝于成,以及筚路蓝缕等成语反映了这一点。在精神上的折磨方面,更是让很多初入行者感到压倒性的力量。但正如王江民所示,那些能够忍受痛苦并抓住机遇的人,比如他自己,从38岁之前不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直至成为亿万富翁,这一切都是通过他的毅力的体现。
最后,要想在过去已经超过了35年的你开始自己的IT企业,你应该做哪些准备呢?首先,你需要具备创建并领导企业以及IT相关知识和能力;其次,你需要积累资源,如建立核心团队资本金(或者可以迅速筹集到资本金融资渠道)等。当你准备好了,就选择合适时机进入市场,不论太早还是太晚,都需根据策略调整,以确保成功。此前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淘汰掉大量未准备好的初创企业,而携程网却以全新的模式出现,并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将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结合,最终获得成功证明了这一理念。
所以,不要担心你的年龄是否超过了35岁,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个错觉。你只需勇敢面对挑战,把握机会,便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你的名字叫李富明还是其他任何名字,每个人都拥有改变世界的大雄心,只是在找到正确路径上稍微花费一些时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