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曾经迷茫又孤独反复寻觅光明的方向

  • 励志成功
  • 2025年04月25日
  • 文/上官云、王鑫。在80后、90后读者中,他以独特的观点和小清新式的写作风格深受欢迎。《谁的青春不迷茫》畅销百万册之后,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在7小时内即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 孤独的青春 在很多人眼里,“孤独”可能与刘同无关:身高1.78米,用他自己的话说“长得还比较清秀”,出了书,33岁任职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工作上颇为成功

刘同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曾经迷茫又孤独反复寻觅光明的方向

文/上官云、王鑫。在80后、90后读者中,他以独特的观点和小清新式的写作风格深受欢迎。《谁的青春不迷茫》畅销百万册之后,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在7小时内即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

孤独的青春

在很多人眼里,“孤独”可能与刘同无关:身高1.78米,用他自己的话说“长得还比较清秀”,出了书,33岁任职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工作上颇为成功,是标准的“高帅富”。但与大多数80后一样,他也经历过青春的迷惘和选择工作时的心灵彷徨。

提起高中时光,刘同说那是一段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他记得男同学们有阿迪、耐克运动服运动鞋,而他没有。在男生们打篮球时,他帮忙买好水放在一旁。“那时我想加入同学们讨论,可没人理,我很失落。”刘同曾经做过一件最“二百五”的事,就是为了交到朋友,他写小纸条给班上的体育委员:“你好,我可以成为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吗?”对方看完直接扔入垃圾桶。

除了没有友情,高中时的刘同和父亲几乎没有任何沟通。对父亲而言,刘同是一个整天盯着电视看的人。而对刘同而言自己是一个每天晚上8点半写完作业为了等父亲回来跟他聊聊天,而昏昏欲睡地看电视看到半夜12点。

有一天,刘同在纸上写下命题:“谁比我17岁更惨。”他为此还列出了一些“最惨”的事情:永远没有零花钱;永远穿一样的衣服;男生不把我当男生;女生不把我当男生;父母不理我;老师不理我。然后忽然找到了问题所在——成绩差,所以老师、父母、同学都不理他,也没有零花钱。“那时候真是醍醐灌顶,如若看穿了人生的本质。”

找到困扰自己的根源后, 刘 同 开始尝试着改变,“我想感受成绩好是什么滋味”。于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重新学习数学,一段时间后他的数学成绩从原来的80多分提高到137分,最低也没低于120分。当老师对 刘 同 说“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吧”, 他 感到了尊重,“我真的不想笑,我想哭”。

通过这样的尝试改变,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靠能力。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就稍稍转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大一的时候,每天都会写篇日志,每一篇日志都会探讨一个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当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写成日志之后,那些问题就被解决掉了。

随着阅历增加,对于种种孤独感实际都是无形忘我的成长。他解释:“孤独是 刘 同 在所有情绪中最为认可的一种,那不是失败,而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一种力量。” 《你的孤獨_,虽敗猶榮》讲述了33个故事,不仅回忆起自己大学开学前夜的一个人的辗转反侧,以及毕业当天假装潇洒,更诚意述说了自己在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

更多关于这个主题,请点击链接查看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