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所有逆袭都不是偶然吗人性励志图片
文/不雨亦潇潇
没有人天生就是出类拔萃。所有名留青史、令人称道的人物,无一不是在点点滴滴的经历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
在晚清时期,有这样一个人:
他出身乡野,连最简单的文章都背诵不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可就是这样的“笨人”,最终却成了世人眼中的“完人”。
他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的蜕变是后人学习为人之道的楷模,他常年累积的笔记与书信,也被整理成了一部传世之作——《曾国藩家书》。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
但曾家人的事业影响力,在《曾国藩家书》的熏陶下,人才辈出,十代内出了200多位杰出人才,包括收回伊犁、出使英、法、俄的大使曾纪泽;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的大臣如广铿;翻译家的翻译家如约农;中国味道化学理论创始人的科学家广植……
正因如此,《曾国藩家书》才备受后世人的喜爱,即便在今天,我们再次品读《曾国藩家书》时,你依然会发现,生活真谛就在这字里行间。
1.守拙以勤,不负韶华
在一次科举考试中,一位小贼潜入他的屋檐,将文章轻松背诵出来,让这个“笨子”深感自己远远落后。然而,这个故事并非悲剧,而是转机点,从此,他更加勤奋地学习,最终考上了秀才。
2.和气待人人缘无穷
刚入仕途的小青年由于脾气不好,与同事们不断发生冲突,但一次被皇帝摔奏疏之后,他反思自我,并开始改进自己的行为,使得原本孤立无援的人逐渐获得同僚们的尊重和理解。
3.沉稳戒躁,以静制动
面对太平天国内乱局,由于急躁而导致多次失败,但经过反思,他改变了战略,将军队置于有利地形,再通过修堡垒等策略消耗敌军,最终取得胜利证明了一个重要原则:稳住心神,更能应对外界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