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楷模人物菲利普克罗松做一条没有鳍的鱼

  • 励志成功
  • 2025年04月29日
  • 90后青年楷模人物,菲利普·克罗松:逆袭成为无鳍海峡横渡者。文/孙建勇。 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在搬动屋顶天线时,触到高压线,两万伏电流瞬间将他的双臂和双腿烧成了“焦炭”。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躺在医院里,菲利普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天,一部纪录片使他明白了自己究竟该怎么做,那是一部讲述了一个身有残疾女子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事迹。那场面震撼了菲利普,他想

90后青年楷模人物菲利普克罗松做一条没有鳍的鱼

90后青年楷模人物,菲利普·克罗松:逆袭成为无鳍海峡横渡者。文/孙建勇。

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在搬动屋顶天线时,触到高压线,两万伏电流瞬间将他的双臂和双腿烧成了“焦炭”。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躺在医院里,菲利普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天,一部纪录片使他明白了自己究竟该怎么做,那是一部讲述了一个身有残疾女子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事迹。那场面震撼了菲利普,他想:“我也要横渡英吉利海峡。”

没有四肢,却想横渡英吉利海峡,就如同一条没有鳍却想游弋大海的鱼,都说不可能,但菲利普决计要做一条无鳍的鱼。他聘请教练传授游泳技巧。在此之前,他是典型的“旱鸭子”,从未下过水。但他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让人在自己残存的手臂上安装假肢,在残存的大腿上套上脚蹼,然后头戴潜水镜和呼吸管,再次下到水里。他通过不断地划动上肢并拍打脚蹼,最终学会了游泳,不沉入水底就是成功。

经过一周的练习,他进步神速,可以沿直线游动,并且能连续游过两个泳池的距离。随后,他开始加强训练,不仅提高泳技,还增强力量,每周训练时间长达35小时。两年后,他体重大减、泳技飞跃、耐力超强,每一次连续游出的距离都超过三公里。他就像自由游弋的大鱼一样。

挑战日终于来临。在2010年9月18日8时,从英国福克斯通港出发,朝着法国维桑港奋力游去。他的假肢划破波涛激起浪花,而呼吸管则像是举起的一只手臂,在波涛中显得格外醒目。当他感觉疲惫之际,一群三只海豚加入他的行列,他们快速而优雅地与他并排前行,这让他找到缓解痛苦的方法继续前进。

13小时30分钟之后,他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34公里宽度的英吉利海峡跨越,比预期时间提前10小时30分钟抵达目的地。这一壮举,就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无鳍鱼,把最真实的情感留给现场所有的人们。

尽管缺乏鳍骨,却坚持成为那样的鱼,并最终把这条鱼塑造得纯粹而完美,这便是奇迹。而奇迹之所以罕见,是因为99.99%的人都认为,没有鳍就不能成为空中的生物。而那些不听众人言,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一切可能性的个体,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更是生活中的启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