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信念的人物故事菲利普克罗松做一条没有鳍的鱼

  • 励志成功
  • 2025年04月29日
  • 关于理想信念的人物故事:从“焦炭”到英吉利海峡的奇迹之旅。文/孙建勇。 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在搬动屋顶天线时,触到高压线,两万伏电流瞬间将他的双臂和双腿烧成了“焦炭”。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躺在医院里,菲利普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天,一部电视纪录片使他明白了自己究竟该怎么做,那是一部讲述身有残疾女子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事迹。那场面震撼了菲利普,他想:“我也要横渡英吉利海峡

关于理想信念的人物故事菲利普克罗松做一条没有鳍的鱼

关于理想信念的人物故事:从“焦炭”到英吉利海峡的奇迹之旅。文/孙建勇。

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在搬动屋顶天线时,触到高压线,两万伏电流瞬间将他的双臂和双腿烧成了“焦炭”。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躺在医院里,菲利普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天,一部电视纪录片使他明白了自己究竟该怎么做,那是一部讲述身有残疾女子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事迹。那场面震撼了菲利普,他想:“我也要横渡英吉利海峡。”没有四肢,却想横渡英吉利海峡,就如同一条没有鳍却想游弋大海的鱼,这种坚持让所有的人都认为不可能,但菲利普决计要做一条无鳍的鱼。

菲利普聘请教练传授游泳技巧。事实上,在此之前,他是典型的“旱鸭子”,从未下过水。第一次下水,他的身体像石头一样直往下沉,水呛得他差点窒息,但他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他让人安装假肢和脚蹼,再次下到水里。这次,不管怎样,没有沉没就是成功!经过一周的练习,他进步神速,可以沿直线游动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已经可以连续游过两个泳池距离。他开始加强力量训练,每周35小时,不仅减轻体重,还提高了耐力和泳技水平。

2010年9月18日8时,在英吉立海峡,全副武装的菲利普从英国福克斯通港出发朝法国维桑港奋力游去。他保持节奏,每游三公里休息一次。但三小时后感到疼痛,只能依靠划水欣赏海豚来缓解剧痛。13小时30分钟后,他终于完成34公里长征,比预计时间快10小时30分。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真正无畏挑战、超越自我极限的人生态度——明知无鳍,却偏要坚持做一条鱼,并且最终把这条鱼做得纯粹而完美,这就是奇迹。而奇迹之所以稀缺,是因为99.99%的人都认为,没有鳍就不能成为一条鱼。这份坚持和信念,使得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励,让我们相信,即使再艰难,也总有转机之路。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位英雄人物,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