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从悍匪到书生的中国正能量故事
王峰不是中国IT界第一个创业的VP,也不是最成功的一个。但他有足够的生存智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悍匪,一半是书生,王峰的两面性让他能够迅速完成从职业经理人到老板的切换。
离开金山
哥们儿,你不要以为我天天跟你讲话像个土匪,其实我骨子里知道在场面上怎么混。在金山,我夹在两个人中间,一个叫求伯君,一个叫雷军。但我活得很好,我跟他们俩都合得来。我有老求那一面,他的玩儿和生活会跟我分享。他不跟我谈工作,偶尔我跟他谈起公司最近怎么样,谈完了,他说,哦,挺好。其实他没听懂,但他觉得王峰的语气很坚定,肯定都是对的。但是到了雷军那儿,他就很认真跟你讨论工作,我也很认真。我在金山的工作方式,每天平均跟雷军开会聊到晚上十点。
这两个人中间,我不能说我起了调和作用,但是确实关系都挺好。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就像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候的人物。我的心态就是不想干了。我什么建议都不想听,我烦透了。当时大家也觉得挺好的。你知道这种感觉吧?就是OK了,说少了谁都行。我突然发现,我真的可以走了,我对公司没那么重要。
不过,当时的心态就是不想干了。我什么建议都不想听,我烦透了。当时大家也觉得挺好的。你知道这种感觉吧?就是OK了,说少了谁都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我已经决定要走出那个圈子,要开始新的征程。
2006年12月底,有一天,在公司的大楼下面的凉亭里坐了一小时,对着大门发呆,那种落寞感非常深刻。那是一个转折点,是一个人生选择的一个节点。那一刻里,没有任何人能理解我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决断所代表着什么意义。
离开金山之后,最大的困难并不仅仅是在外部环境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更是在心理上摆脱过去、接受新身份、调整自我的过程。这是一段艰辛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旅程,因为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自我,不断地去超越自已,以至于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无论多么崎岖陡峭,都要勇敢前行,不回头。
IDG对我最积极。周全见过一次过以宏见过一次张震也对我非常友好。当时他们捧着说赶紧干吧,我们态度最好谁都不可能比我们更快。这签完合同后次日,就飞往美国去了。在美国东海岸玩了一个月,从纽约华盛顿到迈阿密,然后回来了。那时候创业的事已经基本定下来,但具体怎样做还没有明确计划。圣诞节的时候,在波士顿市中心,看着人们狂欢的情景,对自己感到特别孤独,就决定回国继续追逐梦想。
现在看来,那些经历虽然让人后怕,但它们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让人更加坚定信念。不管未来如何变化,只希望每一步脚步都是向前的,并且始终保持那种无畏的心理状态,用这样的勇气去迎接未知,以此为基石,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