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生到诺贝尔奖约翰伯特兰格登的中学生励志故事
从差生到诺贝尔奖得主:约翰·伯特兰·格登的中学生励志故事
在小学的日子里,约翰·伯特兰·格登总是稳稳地坐在成绩单的最底部。他的同学们记不起他,因为他太平凡了。但有一位同学却记得他,那是一位曾经见识过他的阴沉脸庞,每次考试成绩公布时,他总是面无表情,就像天空永远阴霾一样。
15岁的时候,约翰进入了伊顿公学,这所学校给予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学习生物课,这成了他的最爱。不过,即使是在这里,他也依旧名列末尾。在250名男生中,他在生物课上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科目也同样不尽如人意,被同学们嘲笑为“科学蠢材”。当时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荒谬可笑。”这位教师甚至觉得约翰“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导着“简直是浪费彼此时间”。
尽管如此,约翰没有放弃。他坚持自己的兴趣,不管成绩如何。他觉得即便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也要满足自己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中学毕业后,虽然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但由于成绩不佳,又被牛津大学招生主任找去谈话。条件很明确:必须立即开始学习,而不要涉及任何入学考试科目。这意味着牛津大学并不希望看到他的转入生物专业,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实在是不合理。不过,无论怎样,最终还是决定让这个梦想成真——转入动物学领域。
母亲也反对这种选择,她认为英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业才是更好的选择。但约翰坚持己见,并且终于开始了自己喜欢的人生旅程。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取得突破性的工作,最终荣获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今天,当我们回顾那些年轻时候不可思议的情景时,我们可以从约翰身上学习到什么?面对爱好,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如果你喜欢某件事情,就应当坚持下去,即便它可能不会带来成功,因为喜欢本身就是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