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偶像而努力的名人华人新首富天生赌性十足
为了偶像而努力的名人:华人新首富,天生赌性十足
1万吨海水中,即使只溶解了1克氨基酸,鲨鱼也能嗅闻其味、聚集而来;雌鲨分娩过后,纵然漫游千里,仍能循气味回到出生地。如此敏锐的嗅觉,令鲨鱼捕饵时尤为果断精准,也是保证它们经历了3亿年进化却未易其形的独特天赋。在华人富豪圈内,只有那位以“鲨胆大亨”之称著称的港商郑裕彤,与鲨鱼齐名。
周大福珠宝金行掌舵人的郑裕彤,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界领袖,而且还是一位具有非凡视野和冒险精神的人。他不仅在珠宝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房地产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高风险但高回报的大型投资。他的财富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从2440亿港元到现在,他已成为华人新首富。
然而,上市前夕,这场资本游戏背后的忧虑也浮出了水面。尽管他对实业风险持有谨慎态度,但他对于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的适应力极强,这也是他能够在风雨中保持坚定步伐的一部分原因。
微寒出身
即使是在今天,当我们提及郑裕彤,那个封闭偏远的小镇伦教镇仍旧是他的家乡。当年,在这片重工抑商的地方,他始终无法找到更多价值认同上的皈依。但追溯这个商界传奇的开端,又与这个小地方休戚相关。在贫穷之初,他含着“生锈的钥匙”出生于贫寒之家。
力排众议
虽然他的起家背景让人们误以为他的发迹带有幸运色彩,但事实上,他深知勤劳与诚信才是真正成功所需。他从岳父手中接过的是澳门同行中小有名气的小金铺,而不是一个巨大的企业。他深知皇后大道毗邻半山区和山顶区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但高昂租金也是巨大的挑战。而那些来自伙计与亲朋非议,也颇令他困扰。但他选择证明自己,并最终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
非议最后被强劲业绩所洗清。在“勤”与“诚”两字精神指引下,他突破古老金铺模式,将周大福变成了香港第一家有限公司机构。这次决策改变一切,使得周大福1960年的盈利达到了500万港元,每年营业额直线上升至以亿为单位,为当时香港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珠宝品牌之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天生“赌徒”
郑裕彤曾坦露自己的商业理念:“我喜欢大计划,计划越大兴致越高;所谓大有大赌,小有小赌,做生意就已有成分。”他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创立“九九九九金”,这一创新举措遭到了反对并遭讥笑,但最终却引领市场潮流。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向经营投资颇大的钻石业务,最终超越当时唯一拿到加工牌照的廖桂昌,并坐上了最大钻石进口商位置。
但在地产界,则更显其敢于冒险的一面。1952年,他第一次涉足地产,在跑马地建蓝塘别墅,更是将目光锁定闹市购买铜锣湾的地皮,并在上面建造了一幢豪华级别的大厦。此举虽受文化革命影响导致楼市低迷,却正好抓住了复苏点,一系列购置土地并建立新世界发展公司的事迹,为他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