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励志故事曾国藩的反复教诲

  • 励志故事
  • 2025年04月24日
  • 文/流沙河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渴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40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着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委员长爱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50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透顶”,想看看到底是如何,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60年代,阶级斗争炮火连天,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一篇文章

关于励志故事曾国藩的反复教诲

文/流沙河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渴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40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着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委员长爱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50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透顶”,想看看到底是如何,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60年代,阶级斗争炮火连天,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一篇文章,才晓得曾国藩加冠了,是“现行反分子”,觉得这顶帽子有趣。

现今混到六十快退休了,突然瞥见湖南大学出版社精印的《曾国藩家书》,非常吃惊。买一本来瞧瞧。

瞧瞧之后,更吃惊。这家伙,上承三省吾身的祖训,从未忘记修身养德,一直在自我批评与思想斗争中。他从无私字一闪念,不像我们和我们所见的一些人,只是挂在嘴上开会说说罢了,而他有具体措施落实在行动上。

道光二十二年,他三十一岁,从十月初一那天起,就爆发了一场深刻的反思,他给自己订定了一份日课册,用以记录自己的过错,每当犯错便写下,并且坚持每日写之,以便触目而知克治。此外,他还规定凡日间过恶,无论身、心、口上的错误,都必须记下来,并且保证终生不间断。

他的这些行为,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修养,还体现在他对待亲人的态度上。他常常通过信件向家庭成员传达自己的理念,比如提醒父亲不要为官员打包票,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家庭声誉;劝告弟弟不要坐轿,也不要骑马,要学会劳动,这样才能保持谦虚和勤奋的心态。

咸丰四年十一月,在一次战役中取得胜利后,他函告家人:“军中的声名极好,但愿官阶不再进步,只希望能够守住这个立足点。”他的这种谦逊和清醒的认识,使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务实和低调的作风,即使面对战争带来的荣耀,也能保持冷静思考,不被荣誉冲昏头脑。

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既坚定又谨慎,有着强烈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具有深厚的人生智慧。在那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大时代背景下,他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个真正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至关重要,对于任何时代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教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