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鹏在心中种下坚持的种子等待它们在人生的物品上结出果实
文/露醉梧桐。
2011年6月10日,一则新闻同时在山东各大媒体发布。30岁的临沂大学校友李海鹏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庆贺母校70周年华诞。以个人名义在地方性大学设立1000万元的助学基金,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捐赠仪式结束后,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这样解释。
李海鹏不是“富二代”,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家族背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创造了一个“80后”创业者的奇迹,创业十年,让十年和两亿画上了等号。在贫困的东营农村长大,他懂事地穿姐姐旧衣服,一放学就帮父母干活。他10岁那年父亲开始教他撒花生种子,用两颗种子挨着一起撒入沟中,以此比喻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2000年考入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由于家庭困难,他利用兼职挣钱。一天连续打扫卫生,被要求返工,但他从未放弃:“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返工,我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为了锻炼自己和挣学费,他不顾雨雪风霜,每天做好几份工。2001年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最多时租出了七辆。他利用寒暑假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锻炼,大开阔了眼界。
2004年毕业选择自主创业,在深圳开火锅店,再次涉足文化投资建筑装修行业。他从未停止追求:“变则通,通则久”。竞争激烈的行业需要快速转变,这是对成功者的基本要求。在几十个行业中试水后,他收缩战线,将企业总部搬到了济南,并计划上市。2011年的中国“80后”青年创富榜上,以2.1亿元资产位列第27位。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尽管经历丰富,但面前的李海鹏瘦小戴眼镜,与想象中的财大气粗形象迥异。“小时候种花生的经历,对我的创业影响很大,让我骨子里有了一种干事业的心态。”他鼓励每个人只要明确方向,不懈努力,就能成功,“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