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第一桶金仿佛体育名人的故事简短中的璀璨点亮了他的道路
马云的创业故事:从“黄页骗子”到互联网巨擘
在亚洲协会举行的一次午餐会议上,马云以一番武侠风格的开场白讲述了自己如何成功。他并非轻视自己,“马云是一个勇猛而强大的对手。”杨致远曾这样评价。
自幼,马云展现出他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性格。在学校里,他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因为他不愿默不作声地接受侮辱。这种性格也体现在他的爱好中,他练过八年的散打,并且坚持练习太极拳,喜欢阅读武侠小说。
大学毕业后,马云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但他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他每天骑车40分钟去西湖边的香格里拉酒店做导游,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使他意识到世界与他被教导的有着巨大差异,他开始发展出自己的思考方式。
之后,马云尝试多种工作,最终在1995年创建了海博翻译社。当帮助杭州市政府与美国公司合作时,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1995年4月,马云垫付7,000元,与家人借款2万元,在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海博网络中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那时,他既不是总经理,更像一个推销员,不断地向人们宣传中国黄页。
然而,当网站营业额达到700万元时,一夜之间冒出的竞争者使得情况变得复杂。最终,为了应对实力雄厚的竞争者——本地电信公司,马 云不得不将70%的股份卖给对方,但这段合作并不愉快,因为失去了决策权。随后,当外经贸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时,他带着几个创业伙伴前往北京继续开发网上贸易站点。在租用的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中,他们苦干15个月,不仅让外经贸部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网单位,还实现了287万元净利润。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承诺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再次决定重新创业。在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花园的一间房子里,以50万元起步建立起阿里巴巴,为这个团队打造惊人的财富,并一直保持至今。这就是马云如何从被视为“骗子”的普通人变成了互联网行业中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