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15年稳坐华人首富之位背后是其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
李嘉诚,一个坚韧不拔的企业家与市场敏锐洞察力的化身,在15年里稳固了华人首富的宝座。他的商业帝国建立在尊重之上,一直保持着对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尊重。
创业60多年的经历见证了多次经济危机,但他从未有一年亏损。自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他始终如一地占据这一位置。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坚持和自律。
李嘉诚每天5点59分起床,先听新闻,然后打高尔夫球,再去办公室。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他知道“怕落伍”。他总是时刻考虑未来,并且不断提问自己,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在危机来临时已经做好准备。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时,李嘉诚早已预见并做好了准备。当危机来临,他集团不仅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机会。他对数字尤其敏感,从20岁开始就热衷于阅读其他公司的年报,不仅为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为了学习其他公司会计处理方法及资源分布。
尽管85岁高龄,但李嘉诚仍然对新技术保持着了解。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两台电脑实时显示旗下公司股价变动,以及苹果笔记本,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而每天早晨,他都会收到当日全球新闻列表,这份列表来自世界知名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他会选择想看的话题让人翻译细读。
这些习惯让李嘉诚始终站在资讯最前沿,也使得这个老人投资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熟悉他的下属表示,他是一个善于提问的人,当遇到新事物,他总是想知道这和自己或自己的公司有什么关系?
与此同时,李嘉诚也是一位非常有节制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不生气。他喜欢看电影,每次都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随着剧情起伏过生活,而这种冷静归结于他喜欢阅读书籍,“我喜欢看书,无论什么书,都能给我带来帮助。”
虽然成为超人的外界形象,但对于那些跟随十余年的下属而言,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谦逊、勤奋且深思熟虑的人。孤独成为了他最自然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力量,也是朋友。在创办长江塑料厂期间,李订阅英文杂志,不断学习西方商业规则,并通过研究财报进行精准投资。此外,那些小玻璃上的文字——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无闲事挂心头,便是好时节——也是反映出他的哲学理念: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