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义在台风中放飞梦想的风筝一个催泪励志社会故事
文/刘欣然
2011年5月,《财富》杂志评选出“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26岁的舒义是最年轻的。
传统工业时代要奋斗一辈子才能达到的数字,他只用了3年,这就是雷军一直向往的“在台风口放风筝”吧!
“我在成都认识一个做传统媒体的老板,他花了10年时间。公司估值5000万元。我们现在估值1亿美元,就是六七亿元,他说你们这个行业简直就是火箭啊。”
舒义说:“2009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可以上网,随后Pad出现,移动终端快速发展,未来人们都会慢慢变成用手机和Pad上网。我们2009年以后专注于这个行业,是这个行业的领头公司。”
对于这个新兴市场,他的判断是:“这个市场现在还比较小,整个国内的广告市场大概是5000亿元,现在手机和Pad广告市场去年也就四五亿,今年大概10亿的规模,每年翻番。力美广告去年收入1亿元,今年收入将达到3亿,占了接近30%的份额。明年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赚6亿元。”
舒义是四川都江堰人,其父亲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都江堰首富级人物,但后来渐渐败落。“我父亲原来有二十多个干儿子,后来越来越少,最最后一个都看不到了。”父母离婚后,舒义跟了母亲。他10岁时,就开始摆地摊卖盗版英语字典,一本字典进价30元钱,但他能卖到75元,从中挣取30元。
生活艰难,使得他必须要赚钱养活自己。当他15岁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追求。在16岁时,他开始倒卖MP3,并逐步涉足电脑配件销售。
有了电脑之后,为学习英语而迷上了互联网。他通过网络偶然发现Edwyn这样一位美国人,在中国创业,并给Edwyn发邮件表达自己的愿望,最终进入互联网行业。这段经历让他成为了一名初创者,并且坚持到底,即使面对过山车般的情感波动、财务危机以及诸多挑战。
经过一次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当年的借条仍未还清,只剩下7元钱的时候,有机会找到腾讯合作的大成网项目,让他能够从零到英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凭借智慧赢得成功,还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一颗心灵,那是一种无畏前行、不断探索自我的精神力量。
然而,在他的成功之路上,也有一段默默承受苦难、坚守理想的人生篇章。那时候,他甚至连买数码相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iPod这样的简单物品,都需要几百万才能实现。但即便如此,对于节省每一分每一毫,如同对待宝贵财富一样珍惜,这样的习惯与态度,或许正是助推他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5岁那一年,由于迷茫与思考深入其内心世界,便决定进行旅行,以此作为一种反思与探索生活意义的手段。而当看到摩根斯坦利关于知识周期报告中的数据——1990至2000为个人计算机时代;2000至2010为互联网时代;而2010至2020则将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时,他深刻体会到了时间之轮转动,以及如何抓住历史机会带来的巨大价值潜力。
终于,在29岁那一年,当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革命正在发生时,与团队一起投身其中,对未来充满信念。这份信念如同强大的引擎,将推动他们驶入未知领域,无论遇到怎样激烈的心境考验或外界压力,都不能打乱他们前进方向上的脚步。此情此景,或许才真正体现出所谓“在台风口放风筝”的勇气与决断,它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场心灵洗礼,一次生命力的证明。一场催泪励志视频,就这样静静展开,在社会背景下闪耀着光芒,而它背后的主人公,则以坚韧不拔的心态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