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从保安到央视主持人的励志之旅书写在人生宝典上
赵普:从保安到央视主持人的励志故事,书写在人生宝典上。每天早上7点打开电视机,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中,朝气蓬勃的新闻主播赵普就以健康、清新、亲和的主持风格,牢牢吸引了中国亿万电视观众的目光。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这位中国电视媒体的新闻主播,曾经只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保安!
人们不禁要问:他是如何实现这种人生大飞跃的呢?
1971年,赵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赵普读初中时,他的姐姐和哥哥都想结婚,可家里却穷得连一张新床都难以置办。懂事的赵普考虑再三,决定放弃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参军去!他慷慨激昂地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理由:“我去参军,不仅可以为家里节省学费,还能在部队得到锻炼,还能为家里争得荣誉,当我复员后没准还能找到工作,是一举四得呢!”
就这样,在1987年12月16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家乡,一直来到北京某后勤部队当了一名士兵。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了广播室当起了广播员。为了做好广播员工作,他每晚都会守在电视机旁,从头到尾仔细揣摩《新闻联播》的主持风格。
然而,在1990年3月退伍后,只有初中学历的一次机会让他回到安徽省体育局下属的一个体育馆担任保安。这份工作虽然微不足道,但它成为了他的“敲门砖”。他用这个岗位积累经验,同时也开始梦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月几百元的小工资,大部分都被用于买有关主持艺术方面的大量书籍。他还专心致志于学习普通话,每天晚上会将《新华字典》中的字拼音抄满6页,并且把这些小卡片放在衣兜里,以便随时练习;对于形象和表情,也通过模仿一些印有电视主持人的挂历来进行练习。
经过半年的努力与坚持,最终他的普通话练成了炉火纯青,即使是曾经笑话过他的同事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其口语流畅自然。此外,那段时间里的辛苦付出最终还是给予了他一次转折性的机会——1991年11月,因个人申请而获得气象台临时气象播报员职位。
尽管这只是一份短暂且低薪的小工,但对拥有梦想的人来说,它已经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生契机。当那位领导告诉他:“招聘对象首要条件是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而赵普表示自己虽无高学历,却已深入研究过许多关于演讲技巧与表达方式的事宜,并恳请领导给予一次机会。那位领导听罢感动,便同意让他试试看。而经过考核之后,由于综合素质远超其他竞争者,他竟然应聘成功!
自此以后,对于成为正式而且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渴望更加强烈,因此,他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自学考试,从服装店伙计变身为学生,再度投身知识海洋之中。一切似乎正在按照预定的脚步前进...
但就在一切顺利发展之际,一连串突如其来的打击突然降临——父亲因病去世,然后又失去了体育馆保安职务...面对这样的逆境24岁青年仍未放弃,而是在合肥找寻新的生活方向。不幸的是两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改变...
最终只能拿出仅剩2000元积蓄,加盟同学开设服装摊店卖货。但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住内心深处燃烧着成为真实TV节目主持人的热情与决心...
正当所有希望似乎消散无踪之际,一束光明照亮道路—1995年的春季夜晚,当看到北京广播学院干部专业班招生的消息时,那种强烈的情感爆发,让这一切重新变得可能。而这一次,无论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不会再让我错过任何一步。我将尽我所能,用我的力量,让这一切变成现实!
于是,在那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我展开战斗。一周六个小时、一周七十个小时,每天都是长途奔波。但我知道,只要坚韧不拔,就一定能够跨越困难,最终站在那座属于我的舞台上了...
终于,在1996年的秋日,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大路。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群像我一样追逐梦想的人,我们一起奋斗,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一起成长...我们共同创造了一段传奇故事...
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相同的地理位置或职业身份,而是我相信,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走上通往成功之路。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属于你的历史。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成为那些改变世界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