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活着努力远比死后裸捐重要中外名人读书故事引领社会进步
我昨日归来杭州,心中涌现一份难以言喻的喜悦,那是桂花香的气息。阿里巴巴从这里的茶馆萌生,其实美国诸多城市,如微软之类,与咖啡馆有何关联?广东那些制造业与早茶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我深感对家乡这座城市的敬意。在十年内,我在此孵化了三个“孩子”——第一个是阿里巴巴,第二个是淘宝网,第三个便是支付宝。这座城市给予我们无尽恩惠,我也开始思考,在这个城市中,我们如何成长、发展?就像自己家的氛围,你对自己的家充满信心,便会不断生养。
我的思绪飘向三大原因,让我们在这里自在地发展:首先,是氛围;其次,是人才;再者,是文化。浙江杭州赋予我们自由自在的心态,那是一种舒适和自在。我进来之前穿西装,但感觉穿上西装时话语不畅,因为这是我的城,这里我就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换上了这件衣服。
这种氛围就是如此,从未有人嘲笑过我,当年我宣称要做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希望赢得世界关注,为无数创业者提供帮助。在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这是一种氛围。
其次,它还是人才。十年的创业岁月,我记不住哪一幢高楼给我留下印象,而是我记得的是杭州百姓给我的支持,以及每天辛勤微笑着工作的同事们。我记得的是所有杭州老百姓对我们的支持。当初,我们仅凑足两万块钱,没有会议室或接待室,更少开会。那里的椅子边上讨论出了许多重要决定,而茶馆中孕育出许多创新想法。有人抱怨说杭州太休闲,但如果你欣赏这个文化,并在其中不断思考,也能找到好的方法。
城市竞争如同公司竞争,是人才竞争。而这一场景很关键,就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不希望我的公司成为农场,而是一个动物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相安无事和谐相处,这是我认为和谐的动物园——也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励志名言)当我去纽约、北京时,不是高楼大厦让我感慨,而是人!那里的每个人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使我们的生活美好。我重回这座城,不因为哪栋楼,而是因为那里有朋友,有合伙人,因为他们让我回来,这座城市一定因人而异。
最后,还有我们的文化。我觉得房子可以二三年建起,但家庭则需二十年的建设,一座优秀的都市则需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努力。在访问法国巴黎时,我见证了它完美的地理环境。为了保护这个文化,法国把巴黎设为开放市区,即使从几百公里外,都交由民众管理,以此保护它们所珍视的事物。
文化需要被保护,最有效办法可能就是发展。所以,对于自己来说,无论是在企业还是社会层面,都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未来,社会间将不会只通过高楼建筑或GDP增长进行竞争,而是在于人才培养上的较量。而关键还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以及食品安全的问题。
最近关于裸捐问题引起了大家热烈讨论,每个人都渴望为国家、社会甚至自己的社区做些什么。我赞赏裸捐行为,但是今天中国今日世界,或许每个人只要花一点时间,在活着的时候,对周遭社区或城投入点点努力,比死后捐献50%财产更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