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不能放大自己的不足学习名人励志故事就像在自然中寻找生长的智慧
职场中不可放大自己的“缺点”,学习名人励志故事就像在自然中寻找生长的智慧。业务培训结束,结训典礼上每个学员上台做报告,其中要求谈“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有位业务经理讲了三个缺点,因为他讲优点只有一个,缺点却讲了三个,我印象特别深。他说记性差、丢三落四,这两个缺点在我听来就够要命的。在职场上,试想哪位经理哪家公司愿意要一个“记性差、丢三落四”的员工呢?假如交待给他一项特别的工作,你会放心吗?
刚毕业的新人,没有多少职场经验,我猜想他是放大了自己的缺点,就问:你说自己记性差、丢三落四,请举最近的丢三落四的事例来听听。他一时没想起这个“缺点”后面的事例,我就提示“是坐出租丢东西,还是出门忘带钥匙?还是?……”他想了想,说比如妈妈打电话问早上或中午吃的什么?经常想不起来。
我笑起来。我闺女每天中午吃学屋,晚上回家问她中午在学屋吃得什么或晚上在奶奶家吃了什么,她多半也会回答我“忘了”。其实或母女关于“吃的什么饭”的这种对话是形式上的关心,作为子女的那个人多半是不上心这种问题,回答也是敷衍,并不是他(她)记性不好。比如刚参加工作时我妈几乎天天都问我几点上班?现在我也经常问闺女几点放学。今天她告诉你了,明天你还会问,那是日常的家常对话,不代表我妈或者我自己记性不好。
如果真的记性不好或者丢三落四,也要接受自己的这种“缺点”,只有接受才能容许自己有所提升和改善,因为你不可能事无巨细记住所有的事,或许那些事本身并不重要。( )十多年前,有个前同事打出租车把个一万多块钱的电脑落出租车上了,幸好后来找到。当别人鄙视他的时候,他说“我就不信你们没有粗心大意疏忽的时候?”这让我至今还能忆起他的眼神。
关于谈自己的优缺점这件事,一般建议:谈优點不要超过三个;谈不足只需提及一个而已。但实际情况下,有些所谓管理者往往更喜欢挑剔爱吹毛求疵的人,而非真正能力强的人。在公众面前必须要谈自己优缺口的时候,就应该更多地讲述自己的优點,以增强自信;至于不足,只需要提及一次即可,因为世界很多管理者都是爱挑毛病的人。
此外,还有一种技巧,就是避免直接表达某些显而易见的小错误,而应表现为可以克服的一种潜力,比如对于那些总是在忙碌但又容易拖延的人来说,可以转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虽然他们很努力,但仍然需要提高效率以完成任务。此外,在面试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也非常关键,如保持微笑等,以及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你的决断力和解决问题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