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物故事京东商城的刘强东
刘强东坐在位于北京奥运村附近的大办公室里,与我们分享了他创办京东商城(360buy)的灵感来源。这个电子商务网站在中国迅速崛起,全球投资者纷纷抢着给它投钱,就像亚马逊和新鲜直送的结合体。预计明年,京东将实现15亿美元的销售额。
今年38岁的刘强东,是一位谦静且和蔼可亲的人,这次是他第一次接受外媒采访。他坦言,他预见了中国崛起与互联网爆炸,并利用这些趋势创造了一个成功之路。但他更诚实地告诉《财富》杂志,京东不仅仅是一个灵感激发出的产物,更是一种在绝境中生存下来的结果。
2002年末,当中国爆发“非典”疫情时,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疾病,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疗。恐慌蔓延,人们缩在家里不敢出门,全国许多企业都关门大吉。在这种背景下,刘强东失去了他的赚钱电子产品分销企业。在四个城市有12家零售店铺,但“非典”的爆发给他的企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他说:“我们当时亏了很多钱。”
然而,在危机中产生了一种灵光,一些经理提出了利用互联网销售部分存货的主意。尽管刘强东几乎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但他还是批准了这个计划。这就是如何从小小电子产品店主变成电商巨头 京 东 商 城 的 人 物 故 事 的 起始。
如今,这家公司雇佣了12,000名员工,其业务范围扩展到了书籍、音乐,并引起了一些最老道的投资者的关注,其中包括俄罗斯数字天空科技集团对其进行5亿美元投资。此外,还有沃尔玛、红杉资本等知名公司也成为他们投资者之一们希望能够在2013年底前让京东上市于美国证券交易所。
与其他电商相比,京 东 商 城 的 优势 在于 其 强大的 物 流 系统,这也是吸引沃尔玛等投资者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保证,如果顾客提交订单之前11点,那么将会在当日18点前收到商品;如果晚上11点提交订单,那么第二天早上9点前就会收到商品。这一点被《财富》杂志验证过,每次都准时如期而至。此外,他们还有一个“100分钟政策”,即如果顾客投诉产品,将会在接收投诉后1小时40分钟内返回客户门前。
眼下寻找新的收入渠道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今天中国电商市场已经陷入价格战,对任何一方都不利。如果问到竞争对手,最大的竞争对手则是苏宁电器,而苏宁正通过网络化策略压低与制造厂家的价格。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刘强東,他拥有的大量现金以及遍布300个城市的快递网络使得他保持优势。不过同时,他也需要找到新的赚钱方法。而对于未来,他只是简单地说:“我们拭目以待吧。”因为他深知,有时候灵感来自最不可预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