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一生追逐梦想的教育者
在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上市时,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凭借其英语培训帝国的成功,不仅实现了身价数亿美元的飞跃,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巨大财务能力。然而,在他的商业成就之外,俞敏洪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人生梦想,那就是创办一所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以此改变农村孩子接受一流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个愿望正在逐步实现。据俞敏洪透露,他计划将这所大学设在北京,并已经开始筹备工作,包括征地和建设。这座学校预计占地约500亩,硬件投入预计达8亿元,同时还要设立一个20亿元的基金会,用以资助学生学业,这是他最看重的人生事业之一。
根据他的规划,这所小型大学每年可招收不超过5000名本科生,将以经济、法律、商学、哲学、宗教等专业为主,并主要面向农村地区。与传统高校不同的是,此校不会收取高额学费,而是通过捐款、资助和勤工俭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此外,学校也将邀请企业家捐赠资金,他们的名字将被永久刻录于校内,以示感谢。
尽管15年前创办新东方时,一些人曾怀疑他的决心,但今天,当他决定投身于教育事业时,他有着不同的理由。他表示自己拥有成为这样做者的条件——既有足够的财力,又有坚定的理念。在中国,大多数富有的家族选择投资其他领域,而不是从事教育;而那些致力于教育的人通常缺乏必要的资源。因此,对于像俞敏洪这样的个体来说,有钱并且对教育充满热情,是一种独特而宝贵的情况。
对于未来的一切安排,虽然已然中年的俞敏洪承认过“中年危机”的困扰,但现在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和意义。他说:“你的生命会因此变得很充实,而一旦充实,危机就消失了。”这一点体现在他仍然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即便周围人都开始享受他们丰厚的地产收益,他依旧选择住在自己的小三居室里,一间书房、一间卧室,还有一间客厅——即使这样也有“挺舒服”。
最终,对于是否命名该校为“新东方大学”,或许需要一些时间来考虑。但无论如何,这所私立学校绝不会成为新东方产品线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个人兴趣与愿望,与商业运作模式分开,是一次独立探索,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个检验过程。而对于这一切,无疑是一个又一次证明:做好这项工作,是他毕生的愿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