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硕士在中移动总部的日子从小职员到励志人物
接连着两周,王林没有一天能在晚上十一点之前离开办公室。周末也总被加班占据。生活像一辆塞满了货物的桑塔纳,踏实地奔跑着,“司机”王林觉得有点失落。刚步入社会时,他期待登上的是一辆沃尔沃。
“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人群中的那百分之十。但工作四年,越来越现实,觉得之前很多想法都不可能实现。现在就想着房子、车子,实际的问题。你要问我还有什么理想,其实挺可悲的,没有了。”他低头看着桌上的杯子,沉默了一会儿,“当然,我并不后悔进入中移动。”
选择国企
2007年,清华硕士毕业生王林手头放着几份offer.毕业之前,他对人生的自我控制力都表现得比同龄人更出色一些。他中学就开始学习大学的物理课程,从来没有在学习上有过挫败感。他是学生干部,但绝不会费心去主动策划一个活动。这就是他承认自己是传统的好学生,不太喜欢冒险。
中学时,他想当个物理学家。但是在大学毕业前夕,他明白如果在中国当一个学者,那么环境和待遇都会是一个挑战。在学校里,他曾一度考虑过创办自己的公司,有一次甚至梦寐以求能够成为像李彦宏或张朝阳这样的人物。不过最终他认识到了自身与这些成功者的差距,因此决定选择进入企业。
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一次招聘宣讲。当时水木清华论坛上发布的一个招聘信息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个名为“高才青年”的项目,它似乎特别适合那些希望融入大型国企体制内工作并成长的人类人才。在这个项目下,他不仅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还有机会参与各种专业培训和发展计划,这些都是让他感到兴奋的事情。
面试结束后,不久之后收到了通知,让他前往北京参加面试。在那个夏天,当初简历递交给人的时候,一切还只是模糊而遥远。而今,每一步进展,都如同脚步踏实地向前行走,而每一次回望,都仿佛站在山顶俯瞰整个世界——无论多大的风暴,也无法阻止这条道路继续延伸下去。
选择留下来
随后的几个月里,由于个人原因,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也看上了他的才能,并邀请其加入他们团队,但最终王林还是决定留下来,在中移动这样的巨型企业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不仅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它使得王林能够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有机会通过各种内部交流与合作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和能力水平。
优越感
那一年夏天,当北京知了鸟鸣叫的声音响彻空气的时候,穿梭于繁忙都市街道上的王林已经换上了商务休闲装备,以及新买的一件衬衣,为即将开始新的工作做准备。他所选取的大楼位于金融街,是由两栋楼组成,其中一层楼几乎完全由外来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占据,他们为了维护良好的业务关系以及促进协作而定期访问这里。此情此景,让最初对于这种庞大组织结构感到迷惑不解转变成了一种深刻理解与欣赏,这种感觉让人们知道,无论大小企业,只要你愿意付出,你也可以找到属于你的位置。
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是如此丰富多彩。一旦完成任务,即便是在周末,也会有人事找你讨论具体细节或者安排会议。如果需要进行正式沟通,就必须穿戴整齐,因为你不知道何时哪位领导可能会突然出现,或许是因为某项决策正在等待批准,或许只是偶然想要了解一下最新的情况。这样的氛围虽然令人紧张,却也是充满活力的象征,因为它代表着无限可能性——无论你的角色如何,你都能参与其中并且贡献价值。而且,每当思考起未来,那些关于房产、汽车等问题,就像是云端里的遥远星球,而不是近前的目标之一,因为它们已经被放在第二位考虑之列,而第一位则始终坚守原先所立下的目标:追求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
更多时候,与同事们一起度过的手足情谊以及共同经历的心酸快乐,使得那些烦恼显得微不足道。大企业里的小职员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但同时也享受着相应的尊重和权利。在这里,无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每一次努力都是值得珍惜的教训;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经验累积;每次成功又是一段精彩旅程记录。而所有这一切,最终汇聚成了一个人生故事,对于任何读者来说,都值得深思熟虑,以致成为未来的启示灯塔,用以照亮前行路途中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