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英雄一个学霸的成功励志故事

  • 励志人物
  • 2025年04月30日
  • 文/王逅逅 我有个让人非常尊敬的朋友,是个姑娘。这个姑娘基本上不上社交网站,有的时候在豆瓣看看英剧,这大概也就是她大部分的网络活动了。剩下的时间,她都在学习。 姑娘学习好,是我们学校历史系的,GPA(平均绩点)比美国学霸都高。我以前在电视台实习的时候请她翻译过一期古诗词的节目,姑娘翻译的古诗词信达雅,读起来唇齿留香,我们制片人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专业的翻译。我笑一笑说,这不奇怪

从零到英雄一个学霸的成功励志故事

文/王逅逅

我有个让人非常尊敬的朋友,是个姑娘。这个姑娘基本上不上社交网站,有的时候在豆瓣看看英剧,这大概也就是她大部分的网络活动了。剩下的时间,她都在学习。

姑娘学习好,是我们学校历史系的,GPA(平均绩点)比美国学霸都高。我以前在电视台实习的时候请她翻译过一期古诗词的节目,姑娘翻译的古诗词信达雅,读起来唇齿留香,我们制片人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专业的翻译。我笑一笑说,这不奇怪,这个姑娘就是这块料。

我之所以尊敬她是因为她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她就不再乎别的事情了。所以,她总是泰然自若,除了赶考试的时候,不会焦虑。她不想挣大钱,不想跟人争,只想好好研究历史,以后在象牙塔里过和书本打交道的日子。

前段时间有个学妹问我,中国人都不喜欢出头的人,如果一个人有点成就,别人就会在后面说三道四,那你怎么办?

我说那你就别再乎啊。要不然,你就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小心谨慎,要不然,你就别再乎。不然得多焦虑啊。我不是说让你不要再乎别人的话,而是知道你自己要什么,就剩下的东西不要了。做好一个选择,然后坚持这个选择。

最近看见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讨厌心灵鸡汤》,文中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

一个大学生问于丹:“我和我的女朋友,我们毕业留在北京,我们俩真没什么钱。我买不起房子,就租一个房子住着,我们的大量朋友挺多,都老叫我们出去吃饭,但是我们不好意思去了,因为每次都是他们请客,我俩没钱请他们吃饭。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无所有,你说现在该如何是好?”

于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学想要留京没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已经有一份正式工作;第二,你拥有了一位能与你相濡以沫的人;第三,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的社会关系挺好的。你拥有的这些,又凭什么觉得自己是一无所有呢?”

大学生:“哎,他这么一说,我突然间还觉得自己挺高兴。”

这个大学生没有得到他所期待答案,但居然还觉得于丹回答得很合理。这说明,当一个人情绪失落之时,他们往往更容易被其他人的看法牵着鼻子走,而忘记了他们最初追求的是些什么,对于那些感性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理解问题,就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当他们看完鸡汤文章之后感觉浑身解脱,但过不了多久又感到烦恼起来—因为当人们打完一针鸡汤后,他们还是不得面对现实的问题,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也不能永远生活在地球上的幸福岛屿上。一旦人们用这种态度来应对每天的事情,一两年可能不会影响太多,但如果持续下去,将会影响整个人生的方向。

因此,让我们的烦恼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简单地说:不要总想获得一切。这也是为什么,即使看到许多鸡汤文章仍旧感到困扰原因之一。在我们的青春岁月里,由于是“想要”而非“需要”,导致很多事情变得复杂化和痛苦化。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放弃一些额外的心愿,那么即便环境变化千变万化,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也将更加稳定、清晰、宁静。而真正快乐并不来自攀登金字塔顶端,而是在认识到自己并不希望达到顶端,从而避免回头观望。在找到自己的标准之后,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都可以保持自信与平静,因为最终决定我们的幸福并不是由他人的评判所左右,而是由我们自身对于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念的一致性所决定。如果能够这样思考和行动,便能享受一种超越世俗标准、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小确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