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他是不是中国十大90后企业家中永远执着的美丽
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尽管71岁的他,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
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他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一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
但凡一个人能有这样的成就,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美丽这等词汇都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无法与他们并列。然而,就在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时候,我忽然听到了“美丽”这个词,突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大师的心灵深处,与我们常见的一面相比,还藏着更多更为深邃的情感。
那是我在这次采访中惟一有机会提出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始终不解,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艰苦又神秘的事业?他的回答让我惊讶:“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我曾参观了一片园艺场。那里的花草芬芳,那些果实鲜艳,让我觉得一切太美了!太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一定要去学农。”
时间流转至今,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那个小男孩心中的渴望,那份对自然之爱,以及对生命之尊严,对未来之憧憬。虽然现实给了我们许多打击,但他的精神却像那园艺场一样,一直闪耀着光芒。
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将自己的梦想付诸于行动,从未放弃过追求科学进步、解决饥饿问题这一目标。在经历了无数挑战后,他最终成功地推广出了高产量、高品质的小麦,这对于一个曾经饱受饥荒困扰的大国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贡献啊!
因此,当人们谈及袁隆平,他们往往用两个字来形容——“伟大”。但真正理解他的故事,你会发现,那只是冰山一角。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企业家、一名社会活动家,更是一位生活于世间的人类情感体验者。所以说,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明晃晃写满成就与荣誉的地方,他依然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大师,却总也难以触及到真正意义上的“美”。
因为真实的情感,比任何表象都要丰富多彩,比任何成就都要深刻持久。而那些被动地承认或赞扬的人们,他们所拥有的,只不过是不够真切、不够复杂的情感线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