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诗树从负债10万到身价过亿的中国伟人英雄事迹在深圳社会两起两落的奇迹
咋听阮诗树这三个字有点感觉像是女生的名字,但一经详查,却发现这是个充满并且无比坚毅的男人。25岁时就背负着96000元的,以50块钱的现金勇闯深圳。几经创业,几经失败,终于历练成了一个坐拥7家工厂的企业家,资产过亿。
1992年11月8日,伴随着长途客车司机的一声吆喝,“到了,到了!深圳到了!”还没睡醒的阮诗树迷迷糊糊地踏上了深圳的地面,当时他的年龄是25岁,而他所背负的是96,000元的家庭债务。而当时他所下车的地方,只有七零八落的一些低矮的小型工厂和仓库,没有一点南方繁华大都市风貌。
此时仅剩下的阮诗树身上只剩下了50元钱,在想前往深圳市已经不现实了,无奈之下的阮诗树只好就地找工作,他进了一家纸箱厂当起了推销员,每天辛勤工作赚取7元加提成。
偶然的一次机会,一家窗帘厂需要20万个纸箱,这消息流传到阮诗树耳里,他听到这个令人兴奋的事情,就奔向窗帘厂,并闯入窗帘厂老板办公室。在那里的竞争激烈,但他的诚实回答赢得了老板对他的信任。经过仔细比较,有几家纸箱厂优势都差不多,但老板最终选择了他所在的纸箱厂,因为每家的报价都差不多,但回答利润率时,“只有你说了实话,值得信任。”
这样的成功使他干劲十足。他常常骑着摩托车跑遍整个地区,用自己的努力把产品卖给每一个需要的人,从而实现每月1.5万元人民币以上收入。
这样辛苦坚持了两年后,他终于还清了所有外债。在一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他冲着远方放声大喊:“我们家的96000元外债全部还清啦!”这些债,是为了治疗癌症欠下的,而母亲临终前曾嘱托说:“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债还了。”
1995年,他靠打工积蓄尝试干些小买卖,但失去了10多万元。但是在次年的努力中,他从信用社借款7万元,在松岗办了一家小型泡沫制品厂,不久赚回300万。然而在1997年,由于合作伙伴突然反水,又亏得精光。此后他继续创办欧罗文工艺礼品公司,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最终成为了湖北省委部“回归工程”的第一位响应者之一。
2004年,在通山投资6000万元征购土地127亩建立通山县欧罗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这座公司利用通山青石板和石英砂资源生产石材、玻璃工艺品,对美国、加拿大及西欧国家出口,其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使其成为中国第一大喷泉制造商,并填补湖北省这一项目上的空白。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一家生产与研发基地达35000余平方米,员工1200余人的大企业,其月产值超350万美元,每年的产值超过4200万美元,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结来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推销员最终成为了一个拥有过亿资产的大企业家的故事,是一次次起步创业,一次次失败,再一次爬起来,最终走向成功的一个过程。他的事迹激励许多人追求梦想,即便面对重重困难也要坚持到底,这就是著名的人生哲理——“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