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知识像干渴的夸父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

  • 励志人物
  • 2025年05月07日
  • 追逐知识:像干渴的夸父,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 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作为一个农村青年,他摇身一变,成了学校派“红四野”的头头。他给自己刻了个斗大的印章,带着一拨儿头脑发热、精力过剩的小青年,在城里呼啸而过,抢了延川县武装部的武器,砸了县银行的大门。 这些激进、冒进行为多少释放了他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卑、屈辱情绪

追逐知识像干渴的夸父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

追逐知识:像干渴的夸父,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

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作为一个农村青年,他摇身一变,成了学校派“红四野”的头头。他给自己刻了个斗大的印章,带着一拨儿头脑发热、精力过剩的小青年,在城里呼啸而过,抢了延川县武装部的武器,砸了县银行的大门。

这些激进、冒进行为多少释放了他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卑、屈辱情绪。但这也成了日后反噬他的“原罪”。

路遥,一位1949年出生的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人,从小就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在艰难困苦中成长,他梦想着能够上学。1957年的深秋,他和父亲一起去延川县郭家村的伯父家走亲戚,那次旅行让他从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尽管生活充满挑战,但路遥从未放弃过学习。他个性独立,有主见,不顾伯父母的反对,在同学有限的资助下上了初中。在食堂分等级吃饭时,即使是丙菜都吃不起,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要改变命运的心志。

那份刻骨铭心的饥饿感和匮乏感,如同巨大的黑洞,让余生用超乎想象的能量去满足和填补。这种体验成为他小说《人生》中的核心主题。

随后,他进入了大学,并且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女友林虹,她来自清华附中,是文艺骨干。他们相遇时,他们正在下雪天一起散步唱歌,这段恋爱经历让王卫国开始喜欢穿红色衣服,并取笔名“缨依红”,后来改名为“路遥”。

1970年的春天,当全国整肃派的时候,路遥涉嫌打死对立派成员,被迫离开林虹。此时,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痛苦,但最终决定继续前行,因为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失恋之后,路遥再次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于1973年秋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在这里,他凭借组织能力全票当选班长,与同学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1981年夏季,当他住在甘泉县招待所写作《人生》时,每天工作十八小时,无论昼夜都不分,以至于招待所的人怀疑他的精神失常。但正是这样的付出,最终创造出了文学上的巨著。

《人生》出版后火爆程度超出想象,被广泛阅读并引起社会关注。这本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标志着作者个人事业的一大飞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