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像干渴的夸父励志可爱图谱
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 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摇身一变,成了学校派“红四野”的头头。他给自己刻了个斗大的印章,带着一拨儿头脑发热、精力过剩的小青年,在城里呼啸而过,抢了延川县武装部的武器,砸了县银行的大门。
这些激进、冒进行为多少释放了他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卑、屈辱情绪。但这也成了日后反噬他的“原罪”。
路遥,一名1949年的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人,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命运。他深受饥饿感和匮乏感所困扰,这种感觉如同尾随他一生的老狼。
1968年,他回到故乡郭家村刘家屹崂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北京知青林虹,他们相恋,并共同经历了艰难时光。在林虹之前,有本地姑娘曾向他表白,但他拒绝,因为她无法供他上大学。
失恋之后,他跑到好友曹谷溪那里痛哭了一场。1970年夏,他遇到了日后的妻子林达。在通讯组培训期间,他们相爱,并最终结婚。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对知识分子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段艰难的人生经历。当路遥因为涉嫌杀人案件,被多所高校拒之门外时,他感到前程似锦却又面临无尽迷雾。但是,最终凭借坚持不懈和超人的努力,他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最终成为了文学界的一颗璀璨星辰。
抽好烟,是心理需求。在写作最重要的小说《人生》期间,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不分昼夜,让招待所的人怀疑他的精神失常。这正是路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把身体和心都放得低低,把生命填得满谷满仓,使其丰盈富饶。这是他的基本人生观,也影响了他后来的行为。
《人生》在1982年3月出版,当即火爆程度超出想象。读者来信雪片般飞来,而电视台也争相要改编为电视剧。这样的成功让路遥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名字成为励志故事中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