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奋斗之星艰辛铸就坚强的周洋故事
2010年2月25日上午11时,吉林省体管中心内热闹非凡。有关领导、自发来的市民、众多记者和周洋的父母一起见证了长春姑娘周洋的又一奇迹:她与王濛、孙琳琳、张会一起在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以4分06秒61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勇夺金牌。
就在四天前,18岁的周洋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以孤军奋战之姿,不仅粉碎了韩国三人的前后夹击和美国名将的撞击,更以2分16秒993的成绩打破该项目冬奥会纪录,并实现中国短道速滑项目30年来在冬奥会历史上的金牌零突破,为长春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突破。
“大宝太不容易了,她能有今天,是创造了奇迹!”父亲周继文叫着女儿乳名,女儿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同样让他激动不已。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女儿一路艰辛。
周继文是吉林九台人,在1986年到长春打工时不慎砸折双腿。经人介绍,他结婚于患小儿麻痹症的王淑英。尽管夫妻俩都残疾,但他们将新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却因单位解散连幼儿园学费都无法按时交纳。在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去学做厨师和加工熟食出卖来解决问题。
尽管生活困难,小川扬却每次参加跑步比赛都得第一名,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小学二年级。当60岁高龄教练崔顺子发现她的“第一”特长,将她正式纳入自己的门下学习速度滑冰,每个月上百元训练费却又给家庭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足够训练时间,夫妻俩工作之余用自制雪糕增加收入,而训练场地有限只能排班进行,有时是深夜,有时是凌晨三四点。
为了省钱,他们连个闹表都不舍得买。而且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买不起好冰鞋,小川扬经常穿别人的旧鞋,因为不合脚,她满脚水泡。但就是这样家庭困境中的成长,让小川扬不断进步。在2001年,她获得全国冬季项目锦标赛第一名;2004年7月,她代表长春参加一个全国比赛,此次比赛,她最希望自己能有一双好冰鞋穿。而当她拿到了冠军,便得到了一双800多元运动鞋。她对教练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冲出去,为老师,也为我爸爸妈妈。”
就这样,这个小姑娘在拮据家庭环境中凭借对成功渴望和韧劲,在2007年迈入国家队。此后,她开始逐渐崭露头角:2006-2007年度联赛夺取女子1000米冠军; 2007年的亚冬会夺得3000米接力金牌; 2008年的国际滑联世界杯哈尔滨站3000米接力冠军成员及美国站1500米冠军,并刷新这个项目世界纪录; 2009年的大学生冬运会摘取1500米金牌成为首枚大冬会短道比赛中国代表团获得的一枚金牌。这位小姑娘因此被誉为“台风”,她的竞技风格再次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中国速滑领域。
2010年2月21日11时56分,当只有她一人代表中国参加1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无论面对压力或包夹,都展现出了极强体能与冲刺力,最终赢得胜利。她感言:“可以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一点”,这位90后小姑娘因此成为了亿万网民心目中的最美人物。在随后的决赛中,与队友共同打破世界纪录,再次勇夺桂冠,使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
对于今天成功的事迹,周继文说,“没有我们那样的过去,就不会有好的未来。” 周洋,一位18岁的小姑娘,因艰辛而坚强;因坚强而终成功。这篇励志故事展示了一代人的毅力的力量,更激励着无数追梦者的灵魂深处奔跑!